当前位置:正文

抢抓机遇谋发展 中西融合传精华

发布日期:2024-02-05 15:13    点击次数:191

  今年8月2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在梅州市中医医院(市田家炳医院、市中医药科学院)的基础上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化、智能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从正式设立为市级中医医院,到成为三甲中医医院,再到成为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地共建医院,仅8年时间,医院发展实现了多级跨越,在中西医融合发展方面走在粤东前列。

  有了新身份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市田家炳医院)将以此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抢抓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重大机遇,借势借力、传承创新,着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医护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医院治理效能和医疗救治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为建设健康梅州贡献中医药力量,为苏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撰文:张柳青黄蕊宋育妮

  中西医融合创新

  “症病同治、疗效优先” 锻造精准医疗服务

  “近期感觉焦躁不安,睡不踏实,所以过来中医院看看,希望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能提升睡眠质量。”正在“悲秋综合征”专病专症门诊排队候诊的市民陈女士说。

  针对立秋以来,因焦虑、失眠就诊人数增多的情况,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于近日特别开启“悲秋综合征”专病专症门诊。“进入秋天,日照减少、气温降低,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有些人会触景生情,引发心中凄凉的情绪,从而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因而此时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就被称为‘悲秋综合征’。”该门诊相关负责人说。

  “悲秋综合征”专病专症门诊传承《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严谨组方,结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大科主任符文彬教授提出的“一针二灸三巩固”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整体施治,帮助患者解决来自秋天的“忧愁”。

  针对时下流行的疾病特色,集中中医诊疗优势,为市民祛除疾病困扰,体现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的发展战略之一——挖掘传承中医药瑰宝,发展中医药事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前身是1993年著名实业家、知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兴建的梅州市田家炳医院。2015年12月,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式设立为梅州市中医医院,保留梅州市田家炳医院名称,成为梅州市第一家市级中医医院。

  在医院成立之初便已确立了“择岐黄之精术,除广众之苦疾”的办院宗旨,立足中医、突出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症病同治、疗效优先的发展理念。

  目前,医院已开展雷火灸等中医适宜技术85种,制定和实施了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诊疗方案56个,现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梅州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0个,梅州市中医特色专科4个。

  与此同时,作为梅州市最早开展制剂配制的医院之一,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拥有获得注册或备案的制剂品种35种,特色制剂131种,包括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13种剂型,涉及内、外、妇、儿、治未病科等多个临床科室。

  医院自主开发的和胃化湿片获得梅州市科技进步奖,制剂品种及产值在梅州地区中医医疗机构中处于领先位置。

  今年初,不少市民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发烧、咽痛、声嘶、咳嗽等症状,以院长王锦为首的梅州市中医医院专家团队,针对不同症状推出新冠防治中药协定方,为市民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中医方案,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中医药在疫情当中所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再次证明了中医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殊价值。”谈起中医药对抗击疫情的作用,王锦竖起大拇指。

  当时,医院中有20多个重症病人,使用了许多治疗方法都无法脱离呼吸机,王锦邀请广东省中医院专家到梅州市中医医院查房,并共同制定了针灸加中药治疗方案。正是使用了该方案,让这些重症患者顺利脱机,康复出院。

  “我院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与西医融合发展。”王锦介绍,总的来说,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坚持中西医融合、内外科融合、内治法和外治法融合,在中医传统治疗方式上进行革新,更加突出中医特色。

  推进专科化发展

  建设五大中心推行“大中心、小专科”模式

  今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喜获由广东省医学会颁发的2022年度广东省静脉溶栓先进单位称号,是梅州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该中心作为梅州市首家融合型卒中中心,已建立了快速、流畅、高效的卒中绿色通道,确保患者从到院至接诊的时间小于10分钟。

  今年6月份,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全部DNT(从入院至开始使用静脉溶栓药的时间)均小于45分钟;脑动脉取栓患者,超过一半的患者DPT(从入院至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小于90分钟,保障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准确救治,抓住了抢救黄金时间,获得了良好的预期恢复效果。

  卒中中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重点建设的五大中心之一。另外四个分别为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除此之外,医院对学科建设进行改革创新,实行“大中心、小专科”,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内外科融合发展的模式。

  2018年2月,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成为梅州市首家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的中医医院;

  2018年8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标志着医院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

  2022年1月,医院成为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肾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中医肺病科、中医脑病科、中医外科诊疗中心分中心;

  2022年2月,创伤中心成为广东省二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

  2022年5月,皮肤科成为国家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

  2023年3月,胸痛中心获得“2022年度智慧胸痛中心建设推动奖”;

  ……

  随着学科创新改革的推进,医院专科设置日趋完善,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6月,一名33岁的男性市民在踢球时扭伤右膝关节,伤后关节肿痛无法行走,因而到广州医药大学梅州医院骨伤一科门诊就诊。科室主任李晓彬检查后,确诊为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大部分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需手术治疗。尤其年轻人若不手术,膝关节过早退变,出现骨刺增生关节反复积液,提前出现骨关节病,远期危害较大。”李晓彬介绍,经过精心的术前规划,科室采用了“取自体肌腱+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的新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该技术相较于传统镜下重建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历时1小时完成,术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1周内右膝关节肿胀完全消退。

  “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手术是在传统手术基础上衍生出的更加简便、微创的术式。不仅手术医师需要熟练的手术技术、最新技术与潮流的跟随实践,更需要团队具备敏锐的创新力。”李晓彬说,成功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医院创伤中心的诊疗技术在运动医学方面又取得新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的治疗方式。

  专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基石,不仅能促进医院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诊疗服务。“我院将继续深化五大中心建设,深入推行‘大中心、小专科’的发展模式,以人民群众就医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统筹全院医疗资源,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王锦说。

  引育结合纳贤才

  “请进来、送出去” 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

  近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周东的带领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脑病二科成功开展高难度椎管内肿瘤手术。

  该患者反复腰痛伴双下肢麻痛,且近1月来加重明显,入院时已出现无法行走的情况。经完善磁共振检查,提示胸11水平髓外硬膜下肿瘤性病变,脊髓受压变扁。

  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但肿瘤周围存在重要的神经血管,一旦损伤,将出现截瘫等严重后果,同时肿瘤占满整个椎管且基底位于椎管腹侧,切开硬脊膜后将首先面对脊髓神经,手术风险及手术难度较大。

  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周东教授指导下,该院脑病二科医务人员经术前准确定位,在只打开两个椎板的情况下,在高倍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脊髓神经,顺利完整切除肿瘤。

  周东于今年6月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每月参与临床医疗工作1次以上,包括手术、专家预约门诊、业务查房、病例讨论等业务指导。

  人才引育用留关系到医院的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医院始终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医院争先进位之本。

  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树立“引育结合,以育为主”的人才策略,引进领军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储备复合型人才。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行系统化培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干部职工管理机制,营造良性竞争,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国医大师李佃贵在医院设立“浊毒”理论临床研究基地;国医大师孙光荣、李佃贵,及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符文彬在医院接收并培养徒弟;聘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志强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吴山教授为医院名誉院长;周东、何伟、黄宏兴、张耀军等中医名医纷纷在医院设立名医工作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通过柔性引才,吸引国内知名中医专家教授在医院收徒培训、设立名医工作室等,持续深入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

  同时,医院启动“家炳育才工程”,邀请到谭家驹等知名教授到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和执行力提升培训,大力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

  在招聘人才方面,仅2022年,医院就根据临床工作需求,招录人员4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生34人,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培育本院人才是医院引育人才的重点,通过派出人员进修及举办培训班的形式,持续优化改善人才知识结构。

  为激发医院科研内生动力,医院制定出台了《梅州市中医医院学术委员会章程》《梅州市中医医院科技奖励办法》,加强科研教学的宏观管理。在激励政策指引下,医院在广东省科学进步奖、叶剑英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方面均有所收获,填补了医院多年无科技成果奖的空白。

  “医院进一步发展需要人才,特别是中医类别的高层次人才。医院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医院高质量发展根基。”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党委书记郑青说。

  亮点扫描

  校地“联姻”促中医药

  事业高质量发展

  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如何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

  根据初步协议,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将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要求标准,利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管理、技术、人才、科研、教学等资源,结合梅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创新合作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运行效率。同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梅州市建立医疗、教育、科研基地,拓展事业发展平台,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共同推动粤闽赣边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通过合作共建,医院和学校双方将在管理、品牌、人才、技术、学科、信息、文化方面实现融合,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医院编制床位数1500张,医院综合医疗服务水平进入全国100强中医医院行列,达到广东省高水平中医医院标准。

  此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已与5个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要覆盖珠三角并向粤西辐射。

  “校地共建是我校培养中医药事业高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和内容。我们与粤北地区共建的第一个医院选择在梅州,不仅因为这里是苏区,也因为梅州有良好的中医传统,有很好的中医基础。”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伟说,合作共建是强强联手、互惠共赢。

  梅州市中医医院院长王锦认为,依靠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科教研和人才队伍,能让医院突破瓶颈,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促进梅州市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梅州及粤闽赣边区群众。





Powered by 配资门户_在线杠杆炒股_短线炒股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